2025年7月24日,自习室行业发起人、智学通股东、联合创始人司马老师在内部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,以十年行业观察者视角,系统梳理AI自习室的发展轨迹。
司马老师指出,AI自习室的雏形始于2018年智能答题机的普及。早期产品主要通过OCR识别错题,搭配题库推送相似习题,实现了”纸质作业数字化”的基础功能。这一时期涌现出”作业帮自习室””小猿智能书桌”等代表性产品,但受限于算法精度和硬件成本,用户体验仍存在卡顿、误识别等问题。
2019年开始,受疫情和双减的双重影响,学习机销量剧增,大部分学生都以在家学习网课的形式,跟上学习节奏。但因此也凸显出新的问题。网课内容虽丰富,课程质量也比一般线下教师要好,但是交互性较差,最重要的是,线上教育永远都无法改变孩子自律性的问题,即如何确保一个孩子在认真的学习?如何确保一个孩子真的学懂了学会了?
2020年教育部将”AI+教育”纳入新基建范畴,随后,2021年首个《AI自习室技术白皮书》发布,各个品牌的自习室应运而生,从网课到AI,从纯线上教育到实现”AI教学+真人导师”双轨模式,从“割韭菜”的商业模式,到全套落地服务C端的体系。自习室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、从混乱到专业、从无序到相关法规出台的迭代过程。
司马老师特别提到2025年绍兴智学通门店试点案例:绍兴地区共有智学通门店20余家。以柯桥宝汇单店为例,复购率可以做到90%以上,转介绍率也非常高,体现了80后家长对这一新学习模式的认可。他介绍到:该校区今年初三毕业生29人,其中有28人都在中考结束就续费了新高一的课程,这是连传统品牌教培都无法做到的续费比例。
对于行业发展趋势,司马老师预计2025年中国AI自习室市场规模预计达380亿元,未来5年会有一个高速发展期,并给出三大预测:
第一,算法大于课程。从家长一味的追求名师、追求课程本身,到一个可以根据孩子个人实际情况,量身定制出孩子不会的、薄弱的课程学习,因材施教,这是未来各个品牌竞争的第一核心要素。
第二,线下服务是关键。基于大部分客户以中小学生为主,而作为一个未成年人,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律性,对学习方法和整个知识体系也缺乏一定的认知,所以必须通过优质老师线下的陪伴和督学,方可真正形成学习闭环。
第三,传统教培会有转型,但不会消亡。社会上有一些传言,说AI自习室会完全替代传统教培,这个说法是有点激进的。双减以来,传统教培已有部分机构转型,基于传统教培的利润率,还是纯在一些小黑班。所以,AI自习室并不会完全替代传统教培,但可以肯定的是,一定有相当数量的传统教培会转型,不仅是为了合规化的需求,更是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。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:https://news.yztytoyf.com/10315.html